7/29/2005

Nokia's Project Management Way 研討會後感

後感, 就是會後感啦 ... 大家了了吧 ?

昨天(2005/7/28), 參加由NPMA和PMI台灣分會共同舉辦的"Nokia Project Management Way"研討會, 收穫頗多.

Nokia鮮少在外公開發表他們的內部管理方式, 也不允許員工在外演講, 不過這次倒是開了先例, 由熊理事長邀請 Nokia Taiwan通訊系統事業部副總經理 陳焙煌 來分享Nokia的專案管理概念.

原本我以為又會是強調考試多重要、關鍵鏈多重要、成本控制多重要...什麼一堆鼓勵大家去念書去考試的八股.幸好不是這樣.

一家公司, 要能夠做到跨國, 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且還要能夠做到全世界的生意, 可見他們一定有自己的一套思維與流程.
Nokia, 這家公司不斷修正自己的組織運作方式, 嘗試過很多方法, 定義出許多流程與規範, 企圖讓公司體制更為健康.
所以他們在人事、成本、專案流程等, 都有相當嚴格的控管, 甚至於有一本PM Guide, 來教導PM做專案的方式.

我常認為外商的制度屬於較"理性", 也就是大家都是看數字看績效. 這點在研討會中得到一點點驗證.
Nokia對所有員工採KPI(關鍵衡量指標)來考核績效, 同時也會對主管做EOS(員工滿意度調查).
目前他們的組織是扁平化架構, 權責劃分相當清楚, 能外包的就外包.降低PM的位階, 讓PM遵循公司規定的專案管理流程, 也有專人負責cost control(意思就是PM不能搞怪).
流程與制度皆已規範的清清楚楚, 當人員流失後, 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讓遞補的人馬上開工.

我在思考的是 ... 流程與制度越完善的公司, ""的重要性會不會就變低了.
因為公司有相當龐大的知識庫(各式各樣的產出文件), 也要求每個員工(包含PM)做事情要怎樣又怎樣, 其實自己的位置很容易被取代, 這對相當講究"個人色彩"的台灣人來說, 應該是件很綁手綁腳的事情.
但對公司來說, 那種"因為一個人的離去, 而讓所有事情停擺"的事情是不能發生的, 更何況這又是一家如此龐大的跨國企業.
如何拿捏, 這是一門技術了 ...

以下是我覺得不錯的point, 和大家分享...

1. Only Service make difference : 只有服務可以讓人感到不同. Nokia強調客戶至上, 而且他們是真的在公司內不斷宣導.
2. 完整的知識庫 : Nokia要求員工寫各式報告, 如架設基地台的時間、政府申請流程所需要的時間、各種資訊, 讓每一個專案可以準確的抓取施工的Lead Time, 讓客戶更能相信他們的專業.
3. Scope of Reponsibility : Nokia會和客戶做一個工作權責劃分的清單.
4. E-ProjectManagement : 一個專案管理系統, 客戶和廠商都可以登入觀看專案運作的狀況.
5. 一個PM只接一個專案, 而且連辦公室都是分開的, 這樣就很難去透露另一個專案的狀況給客戶知道, 我覺得這樣也比較有較好的保密性.
6. Nokia Basic Principle :
(1) Customer First
(2) Think Global and Act Locally
(3) Process and Tool Orient
(4) Maximum Outsourcing and Minimum Interface
(5) Quality in work instead of Quality Control : Nokia要求場商和員工要確保工作品質, 他們不認為查核品質或改善是在"品質控制(QC)"才來做. 他們當然有一堆考核的規定.
(6) Acciybt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7) Transparency to customer and partners : 透明是最佳的策略. 這一點我完全同意, 誠實是很重要的.
7. Nokia Value:
(1) Customer satifaction
(2) Respect
(3) Archievement
(4) Renewal
8. PM的績效是看數字的, 而不是憑感覺 : 我想很多強調個人操作手段的PM可能會不適應這種公司吧.
9. 對主管做EOS(員工滿意度調查) : 很多公司都只做上對下的要求, 卻忘了單方向的溝通很容易出問題的.
10. ...

其實, 我覺得這一場研討會, 應該要讓想要突破的公司主管、Nokia的廠商、Nokia的競爭對手、不成熟的PM、需要突破的PM...來聽一下, 會有收穫的!


PS. 時間多的人也可以去聽聽... haha

7/27/2005

敗家了

我敗家啦 ...

等等跟大家說 ...

7/04/2005

[現在進行式] 感冒的經過

是的, 我又中獎了... 唉

6/25那天, 和老媽一起去三重出公差, 下午特地買了豆花給我解饞, 沒想到回家就喉嚨怪怪的.
6/26那天, 開始疼痛, 少說話.
6/27痛到不行, 一早8:30就去看醫生. 醫生很擔心的說, 希望我不要咳嗽(因為我只要一咳嗽就沒完沒了).
6/27晚上開始流鼻水, 喉嚨繼續疼痛, 沒聲音.
6/28早上非常難過, 又去看醫生, 重新拿了藥.
6/29~6/30鼻塞不能呼吸, 一直流鼻涕, 一天可以擤掉一包衛生紙.
6/30晚上開始咳嗽, 有痰.
7/3再去看醫生, 醫生看到我搖頭:"你怎麼還沒好". 醫生說我一咳嗽就有哮喘的現象, 開始下猛藥, 連"氣管擴張"的藥都開出來了.

目前持續中 ... 希望早日康復 ...

6/26/2005

不負責影評 -- 岩井俊二「花與愛麗絲」

今天上午去三重出公差, 下午回家時, 原本想去BlockBuster租CSI回家看, 逛了快一小時, 決定帶「花與愛麗絲」回家.


這部電影, 在去年金馬國際影展時曾上映, 那時還有搭配岩井俊二電影系列展, 可惜未能恭逢其盛.

電影裡, 花與愛麗絲是一對要好的高中姊妹花, 他們一起亂搭電車看帥哥, 也一起學芭蕾.
一次乘電車上學途中,遇上一位帥哥, 花對他一見鍾情.
進入高中後, 花與那位帥哥一同是相聲社的成員. 某一天, 花跟隨帥哥學長回家, 學長卻無意間撞到頭昏倒在地.
醒來後, 花趁機撒下蠻天大謊, 說他得了失憶症, 連告白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但是學長卻信以為真, 縱使之後諸多懷疑, 卻還是相信花的連串謊言.
這中間發生很多事情, 花還是得繼續騙下去, 甚至把愛麗絲也拉進來一起圓謊, 湊成了典型的「她愛他愛她」的三角戀情故事.

「花與愛麗絲」,是日本知名導演岩井峻二與攝影師 筱田昇所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
這兩位大師的風格在交互的化學作用之下,維持著清新與唯美,更將電影美學與人之情愫做最完整的呈現。
攝影師筱田昇逝世於今年六月,雖然是日本電影界的一大錯愕,但是卻能喚醒電影迷們記憶、紀念與欣賞的特殊情懷。

這部電影充滿了青春氣息, 雖然是岩井俊二擅長的青春愛情故事, 卻又與其他作品不同.

說真的, 我很高興當初沒去電影院看, 因為這種好片子, 要在家裡慢慢回味好好看.
我笑的很大聲, 因為很多場景真的很單純、很有趣.
花的蠻天大謊, 動機很單純, 因為喜歡學長.
學長一天到晚撞邪的表情, 應該只有花能夠保護他.
愛麗絲將對父親的印象與愛, 轉移到學長身上, 但最後愛麗絲與花都沒有因為男人而撕破臉.

花得到她的愛情, 愛麗絲得到讓自己登上雜誌的工作機會, 依然親密.

大家有空要記得看喔...

6/21/2005

我愛CSI ...

CSI是啥? 天ㄚ, 你居然不知道...
那可是轟動全世界的犯罪現場偵查的影集阿...



我比較喜歡LV(拉斯維加斯)版的, 依據科學來辦案, 要的就是證據和推論.
那個MI(邁阿密)版, 每次都讓我覺得好像直覺和實地勘查比證據和推論來的重要, 賣的是明星而非劇情 (我這樣說, 一定有人想K我).

下週一就是第五季的最後一集了.
劇組可是請了大名鼎鼎的"昆丁塔倫提諾"(追殺比爾的導演), 那傢伙也是擅長拍詭異驚悚片的, 一想到就覺得很棒.

這是最後一集的簡介 : http://csicenter.beyond-imagination.org/viewtopic.php?t=333

第五季播完後, 接著就是NY(紐約)版.
NY版也很厲害, 請來演技派男星"蓋瑞辛尼斯"(演過阿甘正傳和綁票追緝令)擔綱主演.
ho ... 這傢伙很會演ㄟ , 相當期待.

我承認我是電視兒童, 因為這些比"台灣霹靂火"好看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