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休閒娛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休閒娛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5/19/2010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請支持本土優良樂團 "高雄之音管樂團" 2010年度音樂會


昨天與Antty長官從樂團公演聊到愛樂人的理想與現實(工作), 感觸良多.

自地球誕生至今, 各行各業都有難得以溫飽的時候, 但世俗人不知是受了什麼悲劇的影響, 總認為藝術家、音樂家及作家更難養活自己與家人.
這樣的悲觀思維, 加上21世紀人類更加的短視近利, 忽略了藝術與人文才是能流傳千古的傳家寶(你猜50年後是貝多芬的音樂仍能原曲千古流傳, 還是還有人用目前的JDK 1.6開發系統?), 導致於景氣低迷之時, 藝文人士更難有工作機會與保障.

先不論學音樂的小孩到底會不會變壞, 但有一樣不變的真理 -- 有音樂的陶冶, 能讓我們平靜的與自己獨處, 也讓自己多一項娛樂, 能在不同心情下找到最適合的抒發管道.
黑社會很慶幸從小就在一直想學琴卻在幼時無法達成願望所以一定要讓我學琴的母親大人的贊助之下學了8年鋼琴(這事情之前寫過專文介紹), 讓我培養聆聽音樂的好嗜好, 也因為喜歡的曲風很廣, 每次聽音樂時總會有不同驚喜.

話說到此, 希望各位看官們多多支持本土優良樂團 "高雄之音管樂團" 2010年度音樂會 的演出, 給這些業餘的愛樂人士支持與鼓勵.
有演出久石讓(不是五十肩)的作品, 大高雄地區的怎可錯過!


高雄之音管樂團2010年度音樂會
亞美尼亞的藍色狂想




「高雄之音管樂團」在南部地區深耕十餘年,半年一次的定期公演已是南部地區具指標性的音樂型態活動。
我們的成員來自大高雄地區,除了專業的音樂工作者之外,也有教師、公務員、商務人士等各行各業的管樂好手。
十多年來舉辦大小形式不同的音樂會、校園推廣,並多次受邀國際管樂節的演出,兼顧多樣性與精致化的曲目,更是讓聽眾讚不絕口。
本次音樂會由高市交小號首席-張詠順老師指揮,
並且由本團樂團首席、留法薩克斯風演奏家-周尚德,演出改編自蓋希文名曲「藍色狂想」,
以及多首經典管樂曲目,誠摯地邀請您一同來體驗,「聽見高雄之音」!

演出曲目:
威廉斯:信號曲與快板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
呂德:亞美尼亞舞曲
史溫尼:隆隆作響高原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
葛人傑:殖民地之歌
久石讓:魔法公主
諏訪雅彥:十六世紀香頌變奏曲


2009/06/26 19:30
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 (高雄市小港區學府路115號)
票價:150元
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07)225-6360 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10672

2/08/2010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梵谷展



提到梵谷, 自潛意識喚起的是 "荷蘭銀行廣告" 及 "星空"英文歌曲.

上次到國立歷史博物館, 是和有高尚氣質的XX嵐一起去看米勒畫展.
上回我可是寫了一堆感想:
http://chiting.blogspot.com/search?q=%E7%B1%B3%E5%8B%92

這回可是和更有高尚氣質的Oracle原廠專業人員Julia一起去看梵谷畫展.
因為家中有訂聯合報, 剪報紙上的折價券(50元), 一張票只要250.

歷史博物館終於重新裝潢, 展覽場地更有質感與寬敞(兩層樓), 也有更多保全與工作人員, 以確保秩序與展出品質.
例如: 手不可伸向畫作(很多人被糾正), 也不能講手機...等.
真的是改進很多, 但還是有很多家長會帶小小孩一同前往, 那些小小孩吵吵鬧鬧的, 大人卻只顧看畫...



依照往例, 我買了一些紀念品, 導覽手冊+12片的拼圖+明信片.
Julia真的是很厲害, 她看過梵谷的傳記, 且對繪畫有些研究(家人有學繪畫), 對於梵谷的畫風及畫法等都能加以說明, 有夠優秀的.



後續...
我們看了快三小時, 腳快斷了, 換到師大夜市吃燈籠滷味.
Julia食量真小, 都是我在吃, 肥死了...
然後又到拼圖專賣店血拼, 我買了虎年的拼圖, 超喜氣的...

1/06/2010

黑社會3D初體驗 - 阿凡達3D (Avatar)


久違的觀影團, 這次的成員5隻, 當中包含伽利略觀影團的3名成員.

要先來給emome 636影城一些建議:
1. 無法訂購京站威秀的票
2. 無法訂購威秀3D場次的票

因為以上原因, 所以這次我表妹辛苦的幫忙買票... 忙到沒時間吃拉麵... 真對不起她.

科技一直在進步, 阿凡達3D版呈現出來的畫質與立體感, 真的是很棒, 難怪創造多項影史紀錄, 大家都搶著要看.
片長160 min, 算是部長片, 少數人會不適應, 觀賞時要特別注意頭暈噁心想吐的副作用, 這回還得知另一項副作用 - 想睡.
如果想吐, 請吐在前面觀眾的身上, 不要吐在認識的人的身上, 免的傷和氣.
各位在買票之前還是得斟酌自己是不是適合看3D版, 不然就去看IMAX.
我的煩惱是一直在調整3D眼鏡的高度, 會一直滑到鼻尖, 後來我就乾脆仰著頭看.


說到劇情, 以下是我的感想...
在類似千年萬前的地球的潘朵拉星球上, 住著一群像地球印地安人的外星人, 地球人為了要親近他們, 創造出阿凡達這樣的物種, 採用近似駭客任務的技術, 讓人類可控制阿凡達.
但地球人太貪心, 想要取得納美星的礦產, 因此展開大毀壞, 極少數地球人與納美人一起號召如魔戒內散居四處的納美族群, 一起反抗貪心的地球人, 並在天空之城般的地方展開大作戰.
地球人不敵潘朵拉星的巨大野獸軍團與團結的納美人, 戰敗滾回地球.

更厲害的是, 看似沒有高科技的潘朵拉星, 其實有著最高科技的技術 - "雲端"
我們這幾年拼命在喊雲端, 納美星不需要網路設備, 利用"樹"組成巨大的網路, 納美人用辮子內的神經就可以上傳資料給神明. 這種雲端科技, 還能進行靈魂轉換 - 人類->納美人.

我是覺得, 如果在男主角的個人角色認同上能多著墨(他身為地球人時是半身不遂, 但控制阿凡達時能跑能跳還戀愛)會更好, 但可能就無法成為這樣的阿凡達.


總之, 總之, 還不錯啦, 期待下次觀影團再出發.

PS. 這位網友的感想很有趣, 裡面有提到被男主角拋棄的小龍, 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東西 ... 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29376268

8/09/2009

黑社會好久不見 - 邱上人畢業慶祝會


噹噹噹!!! 我們好久不見的上人終於畢業囉 ...

當年毅然決然離開IT產業讀書去, 現在可是堂堂碩士生囉!
雖然對於未來, 他還在思考與觀望, 但小的我可是強烈建議他別回IT產業, 開廟開店來醫治我們這些肝爛掉骨頭壞掉的工程師還比較好賺.
上人! 我們一起投資你啦!!!

請看骨頭快壞掉的小白的活體實驗


哇! 好痛


可否換個辣妹來幫我按摩啊!


救命啊! 好痛! 已經兩眼呆滯


我的頭好痛啊!


還是喝酒好!



總結: 各位多運動少喝酒吧! 別像個飼料雞, 身體搞壞可不值得喔!


其他照片在此: target="_blank">http://www.flickr.com/photos/saunier/sets/72157621845725739/


PS. 這次挑的地點"串樂"不太優...


7/11/2009

黑社會日劇同好會下午茶 - Danny's Kitchen



今天和鯨魚小妹妹到忠孝東路喝午茶, 果真是放暑假了, Hana2居然客滿, 真看不出不景氣.
後來, 鯨魚小妹妹找到位於忠孝東路216巷的Danny's Kitchen, 就在ATT百貨後面, 很好找.
我遲到了, 又被客戶OM單位的人Call(說真的, 還真不知該怎麼說...), 總之, 這下午茶喝的還舒服的.

Danny's Kitchen 店面裝潢簡單, 地下室還有小型酒窖, 有許多葡萄酒.
服務態度很親切, 而且穿著T-Shirt和牛仔褲的老闆會三不五時出現來詢問客戶對餐點的感覺, 很不錯(如果能穿著更不像路人就好了, 不然單身女客會以為是怪叔叔來搭訕).
店內的白開水是加上薄荷葉, 而非檸檬果粒, 口感很好.

下午茶分成兩種價位: NT.160 和 NT.220 , 主要就是茶點數量和口味不同.
我點了NT.220的(因為沒吃午餐), 有香蕉巧克力慕斯、芒果奶酪、桂花蜜汁奶烙(我自己取的, 就是奶烙淋上桂花醬)、麵包與黑橄欖鮪魚醬(搭配一起吃)、餅乾、哈密瓜雪苺娘、小酥餅(超甜的), 搭配水果茶.

(鯨魚小妹妹拍的, 很漂亮)



我們聊了許多, 主要還是工作與個人生涯規劃(最近沒太好看的日劇啊!).
其實不管年紀, 只要有目標, 就要花點時間往前衝, 這才是人生啊!
加油吧! 日劇同好會~~~


7/05/2009

黑社會好久不見 - 盛大舉行的艾群畢聯會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unier/sets/72157620808288627/



我們這群人, 在20090703, 在六張犁捷運站附近的湘鼎坊聚會.
這家餐廳有個別名經國餐廳, 因為老闆是經國先生最後一任御廚, 因此聞名.

真是太感謝威廉大人, 這次畢聯會招集了近四桌的昔日同事共襄盛舉, 許多久未見面的老同事都出席了.
這是三個時期的艾群人的集合, 分別見證了艾群從無到盛、從盛到衰、回歸於無.
許久不見, 大家很熱絡的交談與乾杯, 這種感覺真好!

再次感謝William的辛勞付出, 也感謝各位出席, 願友誼長存.



PS. 久違一個月後的新文, 短短幾句 ...


6/07/2009

黑社會負責任猛推 - 高雄之音管樂團年度音樂會



是的, 有文化氣質的活動又來了. 在景氣不好的現在, 更應該要陶冶身心, 別鬱悶不安啦!
演奏者們可是每天辛苦練習到半夜才回家, 加班到昏倒也要撐住來練習, 就是為了當天能有200%的表現.

以下資訊引用自 http://www.wretch.cc/blog/sokwe/31969841



「高雄之音管樂團」在南部地區深耕多年,今年邁入第十一年。秉持著推廣南部地區管樂風氣的宗旨,「高雄之音」努力地讓聽眾們感受管樂的熱情!多年來舉辦大小型式的音樂會、多次參與音樂節的演出,並且不斷地嘗試各類型曲目來滿足聽眾,今年更以國內少見的銅管重奏團形式在衛武營和高美館演出。


本次音樂會由高雄市交響樂團小號首席 - 張詠順老師擔任指揮,我們需要聽眾們的支持,讓熱情繼續地持續延伸,誠摯地邀請您一同來體驗「高雄之音管樂團2009年度音樂會」

演出曲目:
Prelude and Primal Danse / Ed Huckeby
Machu Pichu- City in the Sky / 八木澤教司
Autumn Soliloquy / James Barnes
On Main Street / 岩井直溥
With Heart and Voice / David Gillingham


演出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演出時間:98年6月12日(五) 19:30
入場方式:售票,150元,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
交通資訊:高雄捷運橘線文化中心站
線上購票: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09626
售票地點:http://www.ticket.com.tw/points/ticket_points.asp


12/13/2008

黑社會負責任猛推 - 高雄之音管樂團新年音樂會



2009即將到來, 除了看煙火看演唱會這種通俗慶祝活動之外, 是不是有什麼慶祝方式是能夠讓我們徹底忘卻紛擾不安的2008, 並祈求2009的寧靜與祥和?

是的! 小的又來好康報給你知, 而且只給你提升生活品質與個人修養的好東西. 請南部的黑社會同好務必前往參予此次盛會, 包你2009順利平安一整年.


2009一開始,在2009年的第2天,邀請您與《高雄之音管樂團》共度新年。



當月曆換上新的一本,元旦倒數的感動還不捨散去。
高雄之音在音樂館與您相約聽音樂~

十年來首場新年音樂會,由高雄市交響樂團小號首席-張詠順老師擔綱客席指揮,帶來充滿英倫風情的「A Tameside Overture」、彷彿漫步在峇里島的「Jalan-Jalan」;同時帶領大家回味懷舊經典曲目「Noah's
Ark」、「Oregon」等曲。
在2009年第二天,就讓我們與《高雄之音管樂團》一同共度新年。

演出曲目:
1. Tameside Overture/Philip Sparke
2. Noah's Ark/Bert Appermont
3. Oregon/Jacob de Haan
4. Jalan-jalan:Vision of the Isle of the Gods/Shin'ya Takahashi
5. ドレミの歌/Richard Rodgers
6. 霍爾的移動城堡/小島里美
7. Variations on Deck the Halls/Robert W.Smith
8. L-O-V-E/山下國俊

演出地點:高雄市音樂館演奏廳(高雄市河西路99號)
演出時間:98年1月2日(五) 19:30
入場方式:售票,150元,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
交通資訊:高雄捷運橘線鹽埕埔站;高雄火車站前搭乘2、60、248號公車
線上購票: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09272
售票地點:http://www.ticket.com.tw/points/ticket_points.asp

2008年嘉義管樂節演出資訊
演出地點:嘉義市中正公園露天音樂台
演出時間:97年12月28日(日) 17:00


10/12/2008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台灣野鳥生態攝影展



新光三越難得有個高格調又有文化素養的展覽.


台灣野鳥生態攝影展

推廣台灣野鳥之美

主辦單位: 台北市野鳥學會
活動期間: 2008/10/4 ~ 2008/10/21
活動地點: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館9樓
聯絡方式: 聯絡人:台北鳥會
電 話:23251910
活動內容: 由台北鳥會與元佑實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台灣鳥類生態攝影展」,自10月4日起至21日,每天下午1點30分~睌上9點,於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館9樓展出,現場解說員將為民眾說明拍攝照片時所發生的趣事以及每隻鳥類的不同的生態習性。
活動費用: 免費

參加對象: 一般大眾



10/10國慶日當天, 黑社會我馬不停蹄的四處出公差.
下午, 匆忙的從三重趕回台北, 帶小表妹去誠品看書, 吃飽飯再去新光三越看攝影展.

我是從新光三越DM上得知有此攝影展, 主題是台灣野鳥生態攝影展.
我們抵達時, 已經晚上8點多, 沒多太多參觀的民眾, 連工作人員都準備下班了.

每一張照片都很精采, 讓我和表妹驚嘆連連.
攝影師清楚的拍下每隻在台灣出現的野鳥的型態與身影, 再細心的加以分類.
我們很幸運的碰到一位充滿耐心的解說員, 為我們一一說明留鳥、迷鳥、侯鳥、台灣特種鳥的差異.

展覽的照片中,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幾張.
第一, 就是鳥居然吃螃蟹: 原來鳥是鐵胃, 可以把一整條魚吞進去, 也能吃下一整支螃蟹.
第二, 不築巢也不孵蛋的杜鵑: 這傢伙真是低級, 替自己的小孩找了個養母(在台灣是葦鶯), 把自己的蛋放到別人的鳥巢, 讓別人養自己的小孩. 杜鵑的小孩一破殼而出還會把其他蛋撥出巢, 讓養母只養他. 就有一張照片, 杜鵑的雛鳥因為體型比較大, 都快塞不下養母的巢, 卻還在那邊張開嘴等養母餵蟲子, 這真是鳩佔鵲巢最黑暗的案例, 真是個王八蛋.
第三, 丹頂鶴: 以往只有零星丹頂鶴在台灣出現的例子, 沒想到去年居然來了四隻. 聽說是從大陸來的(不可能是從日本北海道來的), 雖然說被歸納成台灣迷鳥, 但說不定是來台灣勘查地形, 準備移民來台呢...

我買了漂亮的Post Card和CD一張, 期望大家去參觀一下, 了解台灣野生之美, 也感謝這些辛勞的愛鳥人士帶給我們的美好體驗.


PS. 人只有一種, 鳥卻有百種. 人類憑什麼了不起啊!

10/08/2008

黑社會不負責影評 - 謊言對決(Body of Lies)



感謝Midori桑熱情招待, 來去看謊言對決特映會.



我覺得啊... 現在的片名和預告片都剪的和真正的劇情有點落差.
這部戲的名稱雖然有"Lie"這個英文單字, 但與其說是諜對諜, 不如說是描述了美國特勤人員緝捕恐怖組織份子的危險過程與無奈.


故事的主軸, 是描述李奧納多飾演的CIA探員在中東地區追緝恐怖組織份子的經過.
這部戲點出一個重點: 科技產品無所不在, 情治單位也越來越仰賴科技所帶來的高偵查效率. 但如果有一天, 所有的恐怖份子都用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方式進行訓練與傳遞任務資訊, 該怎麼防範與偵查? 這應該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緝捕恐怖份子遭遇的最大障礙.
你得信任你挑選的合作對象, 也要讓他信任你.

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雷利史考特. 劇中有相當精采的爆破場面, 劇情編排緊湊.
但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不是說虎頭蛇尾, 而是如果可以多5分鐘交代約旦情報頭子緝捕恐怖份子的經過或計謀, 可能會更完美. 我覺得前面那麼辛苦的追捕的那麼辛苦, 怎麼一下子恐怖份子就坐上車被捕了.





李奧納多的角色代表在中東當地出生入死的CIA探員, 因為在當地出任務已久, 較容易掌握當地局勢的發展, 也對合作的夥伴有情有義.
而他的老闆-羅素克洛飾演的CIA主管, 則是自我意識高昂的大美國心態, 遠在美國, 透過衛星、手機遙控情治任務. 他總覺得美國是替天行道, 中東地區的國家理所當然就應該配合美國, 三不五時做些扯後腿且虧敗垂成的決策.
就像是在客戶機房現場的工程師, 因為人在現場, 永遠比在辦公室的老闆了解狀況, 但自作聰明的老闆總是不聽現場工程師的建議, 淨出些讓工程師白做工的決定, 可能還會讓客戶跑掉.
但真正厲害的還是在地人, 在地人的本事一定比較大, 外來者還是低調點比較好.


前30分鐘的劇情, 我看的很生氣.
李奧納多好不容易找到ㄧ位告密者, 在套出恐怖組織的新消息後, 因為羅素克洛的決策, 放告密者回街上, 試圖引誘恐怖份子出現.
沒想到恐怖份子真的出現, 要把告密者綁回去, 為免身分曝光, 李奧納多只好開槍殺了告密者, 告密者死的真冤.
然後李奧納多和伙伴一同前往告密者藏身之處, 企圖搶救恐怖組織其他的資料, 卻與已抵達的恐怖份子展開槍戰, 在追逐戰中, 李奧納多的夥伴殉職, 李奧納多的身上還黏有夥伴的骨頭碎片.
當李奧納多問羅素克洛會如何幫助夥伴的家屬時, 羅素克洛居然說:"我又不認識他".
(OOXX!!! 真想扁他! 這心態就是"你幫我是義務, 死了活該")

接下來還有扯後腿的事情.
李奧納多到約旦去負責當地的情治工作, 獲得當地約旦王室情報頭子的賞識. 這位約旦情報頭子可是以兇狠著稱, 但外表看來是溫文儒雅的紳士.
"不要騙我", 是這名情報頭子的基本要求. 這句話很重要, 在別人的土地上要尋求別人的幫助, 信任和誠實是很基本的態度, 但大美國心態的美國人似乎不懂這道理.
約旦當地有一棟疑似是恐怖組織訓練所的建築, 李奧納多請約旦情報頭子協助調查, 他的好老闆-羅素克洛卻派別人去探聽, 差點弄巧成拙.
約旦情報頭子很生氣, 李奧納多也很生氣, 羅素克洛特地跑到約旦, 但一副就是"你有義務照我說的做"的態度.
羅素克洛要求約旦情報頭子的線民要配合行動, 威脅說要讓美國總統去跟約旦國王談, 但約旦情報頭子就是不讓步.
從這個橋段來看, 像羅素克洛這樣大美國觀念的美國人不在少數, 老是以大美國自居, 以地球的解救者自居, 狂妄自大. 從某個角度來看, 這根本和恐怖主義沒啥差別, 都是假正義真理之名, 強迫他人就範.
羅素克洛果然又搞砸了, 他私自派人去找線民, 沒想到驚動恐怖組織, 把那棟訓練所給燒了.
約旦情報頭子氣到差點殺了李奧納多, 叫李奧納多滾出約旦.

回到美國的李奧納多獻計策給羅素, 他們找了個無辜的中東建築師, 把建築師塑造成另一個恐怖組織領袖, 再安排個轟炸美軍基地的假攻擊行動, 企圖讓真正的恐怖份子找上建築師.
但萬萬沒想到, 回到約旦的李奧納多還來不及保護建築師, 建築師就被真正的恐怖份子給抓了, 而且還供出李奧納多的資料.
李奧納多這招不就等於羅素克洛一樣? 為引誘真正的恐怖份子, 任意犧牲無辜性命, 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此時, 劇情的轉折有點老套(英雄救美), 李奧納多想追的女護士被綁了, 心急如焚的他, 只好向約旦情報頭子說實話, 並尋求援助.
約旦情報頭子當然不答應, 因為他最討厭別人騙他.
李奧納多只好當交換人質, 被恐怖份子綁回去.

恐怖份子對李奧納多刑求的那段, 緊張刺激又很"痛", 拿榔頭敲手指, 看到就覺得超痛.
本來以為李奧納多會被殺了, 此時一群黑衣人出現, 抓了恐怖份子的領袖, 也救了李奧納多.
在醫院甦醒的李奧納多這才明白, 原來是約旦情報頭子綁了女護士, 而且假造一個計謀把李奧納多送到恐怖份子的手中, 以順利緝捕恐怖份子.
約旦的情報頭子果然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畢竟那是他地盤, 羅素克洛一點用都沒有.
再次證明在地人的本事一定比較大, 外來者還是低調點比較好.
獲救的李奧納多決定退出情治工作, 羅素克洛也決定放他自由.


整部戲, 可以當李奧納多的個人秀, 但這次的演出可不輕鬆, 要在炎熱的沙漠拍攝, 還要汗流浹背的跑來跑去. 但自鐵達尼後, 李奧納多的演技真的進步很多, 令人激賞, 這次的演出也是很優.
至於羅素克洛 ... 扮老裝還真是老(雖然他本人也老了), 是個稱職的配角.
飾演約旦情報頭子的, 就是有種道貌岸然的味道.

CIA探員、CIA主管與約旦王室情報頭子, 三個劇中主角分別代表三種不同心態與立場: 現場執行者、大美國主義、期望互信合作以求和平到來.
二次世界大戰後, 大美國主義在20世紀到達巔峰, 但在21世紀的初期, 歐盟的成立讓美元已非強勢貨幣, 中國的崛起也威脅美國的地位, 消弭恐怖主義變成美國最重要的工作, 也是讓別人(或強迫?)可以聽話做事的最佳藉口.
我本身是支持美國掃蕩恐怖份子的, 因為人類彼此之間的殺戮與戰爭, 是非常愚蠢的. 但那種"因為我是正義的, 所以你得聽我的"的心態, 真的是要不得.

因為片中主要場景都設定為中東國家, 因此配樂相當有中東色彩.
看完這部戲有個額外收穫, 就是能夠增加地理知識, 隨著場景變化, 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一一被點名, 這些國家可都在地理課本上出現過喔!



9/01/2008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





要先聲明 - 這不是一部動作片, 也不是一部喜劇片, 它是黑色喜劇. 如果你抱著看動作片的心態買票入場, 你一定會瘋掉.

而且 ... 這是我看過最髒 ... 髒話最多的一部電影

週六看完流星花園電影版後, 週日趕忙和阿嵐與陳官人一同欣賞殺手沒有假期.

先說感想...

1. 演員:
主要演員有:
柯林法洛 (邁阿密風雲 or 亞歷山大大帝)
雷夫范恩斯 (英倫情人 or 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
布蘭頓葛利森 (哈利波特裡的瘋眼魔穆迪)
克蕾曼絲波西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裡的「花兒迪樂古」)

我覺得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將演員分類:
(1) 全部都是歐洲演員:
一名英國人, 兩名愛爾蘭人, 一名法國人. 連導演都是出生於英國的愛爾蘭人.
(2) 哈利波特團隊 vs 亞歷山大
三名曾演出哈利波特, 或許將來也可以安排一個角色給柯林法洛
(3) 罵髒話的次數:
雷夫范恩斯 優勝!!!

看完這部戲後, 陳官人、阿嵐和我異口同聲說: "柯林法洛有進步, 柯林法洛, 你長大了" (我們好像是他媽)

柯林法洛在這部戲的演技, 真的是有進步, 把神經質、易感傷、心情低落卻又心服氣躁的初出茅廬的殺手詮釋的相當好. 尤其是一天到晚出現的八字眉, 就是一整個"塞"樣.



雷夫范恩斯的演技就是一個棒, 但這部戲讓我對他徹底改觀的地方, 不在於他演出反派的冷血殺手, 而在於 ... 原來用英國腔罵髒話可以聽來那麼優雅有韻味.
從他一出聲開始, "FXXX"不斷, 幾乎每句話都有, 而且好押韻, 他罵髒話就是比柯林法洛來的好聽, 連砸電話的樣子都很讓人覺得這傢伙真是有夠機車.
他飾演的殺手老闆就是一副討人厭的英國佬個性, 機車又不討喜, 沒搞清楚事情就批哩啪拉的亂罵, 又不懂得妥協, 連飲彈自盡的理由, 對我來說都像個笨蛋一樣. 看完這部戲以後, 深覺雷夫真的老了, 臉上的皺紋是不多, 但髮量變少, 脖子上的縐褶變多, 老了老了, 當年他拍英倫情人時, 可是英俊少年郎呢!



至於布蘭頓葛利森, 我覺得他的角色是個好人, 雖然是殺手, 但有著一顆溫柔的心.
與哈利波特裡的角色相比, 這回演的可正常多了(雖然也是不正常的一般人, 因為他是殺手啊!)
布蘭頓葛利森與雷夫范恩斯在鐘樓的那場戲, 真的是拼演技的演出. 殺人與被殺, 被殺與保護被殺, 兩人心中各有算盤的討價還價, 最後他選擇縱身一跳, 提醒柯林法洛危險就在身邊. 除此之外, 他找不到其他可讓大家解脫的方法了.




2. 風景與配樂:
Bruges位於比利時西北方, 被譽為「北方威尼斯」與「世界最美的城市」的美麗古城. 比利時政府嚴格要求保留此地的建築與風景, 不容破壞.
每每看到影片中出現的建築物與天鵝, 真的就像劇中人物常說的, 好像身在童話故事裡一樣. 我和陳官人都強烈懷疑這該不會是比利時觀光旅遊局贊助的片吧? 超美的




在看電影的時候, 我很仔細認真的聽配樂, 總覺得如此美景就該搭配像樣的音樂.
果然沒讓我失望, 這部戲的配樂很棒, 由簡單緩慢的鋼琴單音揭開序幕, 搭配Bruges河畔的建築物, 再加上藍天白雲, 天啊~~~ 這就是歐洲, 歐洲就該是這個樣子.

網路上有人po出自彈的影片, 超厲害的, 真想跟他要譜.


這是我在2008年聽過最好的電影配樂, 可在這裡試聽: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ASIN/B0011O9UXW/internetmoviedat/


3. 劇情與笑點:
這部戲的導演非泛泛之輩, 曾獲得東尼獎四項提名, 而且被提名的兩部舞臺劇都是黑色喜劇. 他本人表示, 對他啟發最大的是大導演昆丁塔倫提諾, 難怪他那麼愛黑色喜劇.
從整部戲的故事主軸來看, 很簡單, 就是一名殺手誤殺小男孩, 老闆在做掉他之前, 先把他送到美麗的Bruges, 讓他享受一下童話故事般的仙境, 接著就是追殺他的經過.
但導演與編劇在主要角色上下了很多工夫, 也在配角上做了一些安排.
導演和編劇在主軸裡安插了許多笑點, 如自以為是的鐘樓管理員、肥胖的美國觀光客、侏儒、懷孕的老板娘、詭異的賣槍客、奇怪的旅客, 還有殺手們自己為是的執著, 與柯林法洛的塞樣.
雖然說結局的梗不夠創新(大家都猜得到), 但整體來說屬上乘之作, 難怪會在IMDB得到8.1的高分.
根據本人的實際調查, 昨天下午那場人數和前天我看流星花園差不多(七成滿), 全場笑聲不斷, 從我旁邊坐的那位生性善良陽光燦爛討厭蝙蝠俠的純真工程師身上可驗證, 他笑的可大聲呢, 害我以為發生什麼事.


總之, 這部戲真的很特別, 值得到電影院買票觀賞, 但也可以租DVD在家裡反覆玩味.
我不想拿來和什麼黑色系列的電影做比較, 這種比較太沒意思了.
希望大家都有機會欣賞這部戲, 我打算要來買DVD和原聲帶囉.


以下是劇情簡介:



影片一開始, 就是兩位職業殺手 - 初出茅廬的Ray(柯林法洛飾)與年紀較大的輔導員Ken(布蘭頓葛利森飾), 接受老闆Harry(雷夫范恩斯)的指示, 到比利時的Bruges度假.
Bruges美麗的風景, 彷彿置身於童話故事裡, 古典的鐘樓、石板橋、遊河船、天鵝、百年建築物...


Ken就像個觀光客, 愜意的四處遊覽, 但Ray可受不了這種地方, 他討厭一天到晚逛古蹟看教堂等老闆電話.
Ray一天到晚想找樂子, 終於讓他約到一位美女, 卻沒想到原來她想搶劫, 陰錯陽差的惹出一些鳥事.
在此同時, Ken才知道, 原來Ray誤殺小男孩的行為, 是違背殺手行規, 老闆Harry希望Ray在Bruges能有美好的回憶, 然後請Ken做掉Ray.
殊不知, 年少輕浮的Ray討厭Bruges的原因, 是一旦他靜下來, 他就會想起出任務時誤殺的小男孩, 他走不出這陰影. 在Bruges這段無聊的日子裡, 他陷入了自我了斷的情緒中.
Ken發現Ray的自殺傾向後, 決定要給Ray一個機會, 放他離開Bruges. 但命運就是這麼有趣, Ray之前在餐廳打人, 這"因"造成他在火車上被抓回Bruges的"果", 也成為Ray被Harry追殺的伏筆.


Harry氣死了, 從英國跑到Bruges, 要找Ken算帳.
Ken為了救Ray, 負傷從鐘樓上縱身一跳, 這一跳包含著Ken對Ray的濃厚的真摯情意, 但阻止不了Ray與Harry的追逐戰.
在追逐戰中, 懷孕的旅館老闆娘挺身而出, 不讓他們在旅館內亂來, 所以兩人約了老半天, 終於橋定一個跳窗一個跑出去追.


最後Ray還是被Harry開了幾槍, 而Harry則誤殺了侏儒. 此時, 大家應該都猜得到Harry要做什麼, 是的, Harry以為他殺了小男孩, 因此他說:"我知道規矩", 飲彈自盡.
Ray被推上救護車, 他說他想活著 ...


最後, 讓大家看一下這部片有多少髒話, 還真的有人剪輯: 警告!!! 未滿20歲不宜觀賞

(真髒啊)

8/31/2008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花より男子ファイナル




相愛的倆人, 不是只有愛就夠了. 如果無法彼此信任, 如果無法分擔難過與分享喜悅, 如果沒有將對方規劃於自己未來的藍圖內, 那就別勉強了, 讓雙方自由



先來說說花より男子是啥.

花より男子(流星花園)是相當有名的日本漫畫, 作者是日本漫畫家神尾葉子. 故事主軸描述貧窮人家-牧野杉菜就讀貴族學校時, 結識大名鼎鼎的F4, 並與F4的首領-道明寺司相戀的經過. 因為身家背景差異懸殊, 加上道明寺的”本少爺”脾氣, 以及道明寺母親的阻撓, 倆人必須跨越種種障礙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道明寺的破爛日文與”本少爺”脾氣, 一直是這部漫畫的最強笑點.

台灣曾於2001年改編成偶像劇, 引起廣大迴響, 開創了臺灣拍攝偶像劇的風氣, 也成功的成為臺灣偶像劇銷往海外的先鋒, 連日本的電視台都曾播出此劇(我在2004年去日本旅遊時曾看到, 但一點興趣都沒有).

日本TBS電視台於2005年宣佈製作日劇版流星花園, 消息一出, 轟動日本與台灣, 所有日劇迷與花園迷無不引頸期盼. 從演員卡司到服裝造型, 粉絲們樣樣都拿來與台版相比. 最受爭議的, 就是飾演道明寺這角色的松本潤了. 松本潤是日本頗有人氣的傑尼斯明星, 曾主演過寵物情人與金田一系列, 現在又是偶像團體的成員, 人氣指數是沒問題的. 但在漫畫中, 道明寺是高個子, 又是”野獸派”, 三不五時愛打人, 然後一副高高在上的跩模樣. 松本潤的身高不夠(潤迷可別打我), 與其他F3演員一字排開, 他是最矮的, 而且演這角色可要扮醜和白痴, 身為傑斯尼偶像的松本潤是否願意醜化自己, 以及如何詮釋道明寺, 這些都是問號. 台灣版的道明寺則是由言承旭演出, 外型上非常接近漫畫中的設定, 很多人都說帥.

流星花園畢竟原生於日本, 加上日劇向來以製作精良著稱, 日劇版流星花園得天獨厚獲得作者的大力加持, 使得劇本的編寫上能自由的發揮, 且更貼近原著. 2005年秋天, 日劇版流星花園正式播出, 果然在日本與台灣造成相當大的震撼.松本潤狂野與賣醜的將道明寺這個角色的特質詮釋的相當好, 很多人一開始覺得他不夠帥也不夠高, 但最後都認定他就是道明寺. 日劇版的杉菜就好像是從漫畫裡走出來一樣, 好傳神. 取景與服裝造型都相當貼近角色, 經典的漫畫場景穿插其中 … 一切的一切都造就高達19.8%的平均高收視率(也是日本2005年日劇收視率第四名), 更別提台灣有一群人(包括我在內)是拼死拼活追著日本的播出進度.
即將播畢的時候, TBS決定要開拍續篇(第二部), 我和慧慈小妹妹得知這消息, 就一直等一直等. 因為有第一部的成功經驗, TBS在製作第二部時可是砸重金, 不但跑到美國NY拍攝外景還做衛星連線, 甚至包下武道館拍攝畢業舞會, 製造更豪華更盛大的場面. 至於劇情, 則是重現第一部沒有出現的漫畫經典場景, 還有原創的橋段, 於2007年1月播出後果然…21.6%的平均高收視率. 當然啦, 我還是追著日本的播出進度 … 真是累死了 …

第二部的最末, 道明寺向杉菜求婚了, 真是個Happy Ending. 不過 … 宣佈要開拍電影版, 那才是真正的Ending … 預計2008年6月在日本上映, 8/29在台灣上映.

是的! 台灣已經上映囉~~~ 看過日劇版的你, 一定要看電影版.
這回非常感謝日劇同好會商桑的熱情響應.

電影版流星花園的名稱是 “花より男子 ファイナル“ 真的是最Happy的Final …

電影版並非改編自漫畫, 也就是說這個是新創的故事, 考驗編劇的創意, 所幸電影版獲得原作者的加持, 故事劇情節奏流暢明快. 加上電影公司的大力贊助, 整齣戲開拔到美國拉斯維加斯、香港、日本沖繩、京都拍攝,籌備大型記者會、路面淨空讓道明寺開車通過、包下東京一流飯店的大套房、租直升機拍攝拉斯維加斯沙漠與賭場風光、在賭場內進行拍攝、豪華私人大飛機、香港包船遊海、東京惠比壽清場拍婚禮等, 樣樣都是砸大錢, 更別提電影內談論到錢的時候, 都是以”億日圓”為單位, 真的是奢華的好野人啊!

故事從道明寺向杉菜求婚後的四年後開始, 在一場跨國記者會上, 道明寺宣佈要與杉菜結婚.
杉菜的父母因為擔心雙方背景差異懸殊會造成杉菜日後不適應, 也怕杉菜與道明寺兩人尚未考慮清楚, 因此請寺媽幫忙, 安排這個”消失的皇冠”的局, 讓杉菜和道明寺在尋找失物的過程中弄清楚自己的心意, 是不是真的決定要廝守一生.

寺媽找來似乎是昔日戀人的神祕男子協助, 讓道明寺和杉菜四處奔波-拉斯維加斯、香港、無人島、京都. 過程中, 道明寺自以為是的態度讓杉菜非常困惑自己是否已決定要與道明寺結婚, 雖然道明寺一直說他很肯定杉菜就是”運命の女”, 但道明寺畢竟是野獸派, 只靠動物的直覺在行動, 這樣的人能託負一生嗎?




鏑木在香港與杉菜的對話, 他發現他與前妻各自的夢想裡沒有對方的位置, 所以他們決定離婚, 讓雙方自由. 杉菜思考許久.
杉菜與道明寺在無人島的那段日子, 在求生壓力下, 道明寺用自己的雙手與萬能的信用卡(可以刮樹木、摘葉子, 還可以刮鬍子)作魚網、捕魚, 學習成長著. 兩人雖然有爭吵, 在找到土星項鍊後, 杉菜知道道明寺是真的很在乎自己, 兩人度過一段甜蜜的時光.

回到日本的兩人, 終於知道杉菜父母的苦心, 寺媽也給與兩人深情的擁抱(寺媽和神祕男子對話的那幕, 真是有點小曖昧, 難道這就是寺媽一直保持微笑的原因? 因為有機會和舊情人碰面?). 杉菜與道明寺就在第一次約會的地方, 舉行盛大的婚禮, 所有日劇版的重要配角都出現了, 真的是歡樂一片.



結局是鎖定兩人結婚的一年後.
西門照樣跑給優紀追(真是沒變)、美作一統黑幫說要從良、花澤類對著五人的合照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杉菜與道明寺呢? 他們再次造訪無人島, 杉菜對著大海說: “你長大後個性可別像你爸爸一樣, 但頭髮像他捲捲的沒關係”, 原來杉菜懷孕囉 … 道明寺當然樂不可支.
鏡頭從無人島的海灘上道明寺寫著的”Love”, 轉到五人的合照, 合照最後轉變成漫畫, Happy Ending!!!


這真的是日本流星花園系列, 最美好的最終篇.
流星花園在日本影劇史上創下多項紀錄, 在演員心中, 是一段特殊且別具意義的回憶, 在我們這群日劇迷的心中也同樣有著一段深刻的記憶.
編劇曾開玩笑說10年後要拍流星花園中年版, 如果有機會, 請拍吧! 起碼我想看.

針對細部的感想, 我這幾天會補上來, 因為場面真的太豪華了, 我這貧窮人嚇傻了.

7/27/2008

黑社會好久不見 - 艾好啤酒會


炎炎夏日, 一定要做的消暑秘方 - 乾一杯啤酒啦!


在咱們William團長號召下, 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金色三麥來乾一杯.
不過, 雖然我們人多, 仍敵不過隔壁那群悶太久的婦女同胞, 你看看, 居然High到沒形象的站在椅子上熱舞, 平常是悶太久了嗎?




這回有好久不見的Stanley、Vicky、Vivian、平爺、怡青、Alan、健碩、仲菁、黃長老、居佑, 當然還有固定班底-William黃與黑社會在下我.
看來大家都悶很久, 有些人的話變多了, 有些人變的很海派拼命乾杯, 哈哈哈!

這次還有魔術師來助陣, 和我上次碰到的不同人, 但也是很猛 ...


這是William簽名的撲克牌, 魔術師留給我們當紀念


詳細的照片在這裡, 請大家自行點閱.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unier/sets/72157606390079310/


PS. 結帳的時候櫃檯算錯錢, 聽說店家事後還打給William, 請William前往處理. 這真是莫名奇妙一整個怪, 請William告訴我們後續的狀況.



黑社會負責任推薦 -- 魅力城鄉行銷計畫 羅東鎮生態文化遊程設計競賽(羅東一日遊設計競賽)



前幾天收到上人的Email, 原來有這麼一個盛大隆重又有意義的活動 - 羅東鎮生態文化遊程設計競賽(羅東一日遊設計競賽)
這競賽活動是屬於魅力城鄉行銷計畫之ㄧ, 主要在推廣台灣各縣市城鄉的特色, 讓台灣人民能更清楚這塊土地各角落的美好, 進而帶動城鄉的生產力與經濟.

歡迎有興趣的人踴躍參加,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共同參與.



活動名稱: 魅力城鄉行銷計畫~羅東鎮生態文化遊程設計競賽(羅東一日遊設計競賽)
主辦單位: 羅東鎮公所
承辦單位: 宜蘭社區大學
蘭陽技術學院健康休閒管理系
參加對象: ‧國內社區民眾 ‧大專校院之運動、觀光、休閒、體育、餐旅相關科系之在校學生 ‧一般民間團體
參加資格: 由以上對象,自行組團參賽,採團體競賽,每組2~5人為限。
時程:

97/07/25 (五)~ 09/30 (二) 報名及初賽繳件期限
97/10/17 (五) 初賽 ( 公告審查結果 ) 初賽採書面資料審查。
97/10/24 (五)~ 11/21 (五) 網路票選
97/11/07 (五)~ 11/14 (五) 繳交決賽簡報電子檔
97/11/30 (日) 決賽審查: 9 : 00 ~ 12 : 30 頒獎典禮: 14 : 00 ~ 16 : 00 地點於羅東鎮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三樓階梯視聽館


本競賽活動專屬網站
http://www.lotong.gov.tw/travel/
http://140.111.84.107/travel/


這活動很有意思, 我已經推薦宜蘭在地人參加, 也請曾去過宜蘭旅遊的朋友參加.
宜蘭是個好山好水的地方, 民心純樸, 待人熱情, 希望大家有空多去宜蘭走走.

記得要參加這活動阿 ... (違者 ... 嘿嘿嘿)

7/16/2008

黑社會也有氣質 - Taste the finest; Show the graces - 田園之美畫展 (VI)


這次的畫展中, 有幾幅畫作被我歸納成"寫實風", 這樣的分類方式既不正統也不專業, 但那就是黑社會的分類法.

首先, 是德崗(Alexandre Gabriel Decamps)楓丹白露農舍中庭(Interieur de cour rustique a Fontainebleau).


雖然有人說這幅畫的天空色彩很詭異(藍紫色), 一點都不像是楓丹白露森林中會出現的.
但我認為一向被認為是個性孤獨孤傲的德崗, 畫出了這幅很像用相機拍下來的畫作. 農舍與農婦與在地上啄食的機群, 都在那瞬間被凍結, 被捕捉進德崗的畫布上了.


其次, 該談談特華雍(Constant Troyon)和波納(Rosa Bonheur)了

特華雍(Constant Troyon)描繪動物相當寫實, 包括動物的肌肉線條、骨骼、毛髮、光線在動物毛髮上的反射等, 十分精細.
動物永遠是他畫作中的主角, 就像繪製人物畫像一樣, 筆觸細膩.

抓背的母牛(Vache qui se gratte)



至於波納(Rosa Bonheur), 也是一個愛畫動物的怪咖, 是相當少數愛畫動物的女畫家.
波納家學淵源, 一整個家族都是藝術家, 她被視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動物畫家之ㄧ, 據說當時他決定專攻動物畫之後, 還跑去屠宰場和獸醫學院了解動物骨骼與解剖 ... (真認真)
在畫展中看到這幅畫作 - 尼韋內的耕作, 第一次鬆土(Labourage nivernais), 真的讓我嚇了一大跳, 好生動啊, 牛的眼睛瞪的好大, 好辛苦啊!
牛隻身上的肌肉線條、瞪大的雙眼、嘴邊還有白色的口沫.


這幅畫作, 讓波納一砲而紅. 法國政府當時花了3000法郎購買收藏, 法國皇后還曾於西元1865年親自前往她的住處頒受榮譽勳章.


接下來這位畫家, 並非愛畫動物, 但寫實的筆觸, 讓我把他和上述兩位畫家相提並論(希望不會有人罵我笨).
哈法耶利(Jean-Francois Raffaelli)La famille de Jean-le-Boiteux, paysans de Plougasnou(布魯加斯奴的農民,尚.勒.布瓦托的家人), 寫實的描繪畫中的幾名農民的神情.


從畫作中可看出, 農民真的很辛苦.
至於那個站在旁邊卻只被畫一半的人, 我不確定是不是"人切一半這件事情雖然是作者做完畫後突然想到的莫名奇妙之舉", 但我相當佩服畫家的功力.



關於這次畫展的心得, 大致描述於此.
對於米勒, 我沒什麼好寫的, 畢竟錦上添花者眾, 寧願一一描述自己對於其他畫作的感受.


7/15/2008

黑社會也有氣質 - Taste the finest; Show the graces - 田園之美畫展 (V)


再回頭談談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這位畫家.
多比尼生於繪畫家族, 家境不比前面幾位畫家來的優渥, 但在世(活著)的時候, 在藝壇可是響噹噹的人物.
他的畫作 - 春天, 是我喜歡的, 在前面幾篇就提過了, 讓人感到很舒服愉悅.
西方畫家向來鮮少描繪森林月夜, 這幅多比尼的格拉弗的草地, 在卡爾瓦多斯省的維耶維勒(Le pre des Graves a Villerville), 多比尼略帶印象派的畫風, 反而讓這幅畫有種朦朧的美, 用柔美的筆觸描繪皎潔明亮的月光下的草原與牛隻, 一點都沒有胡梭的畫作那麼陰鬱(我這樣的形容不太好, 但內心是真的這樣想).




多比尼在生前, 就頗富聲望, 比米勒早成名.
多比尼的"春天", 於西元1857年被法國政府以3000法郎買下收藏, 並展示於博物館.


那年多比尼40歲, 米勒43歲, 米勒那時正畫著晚禱. 晚禱於1859年完成, 之後又是一番波折的蒐購過程, 晚禱才回到法國.
人生的際遇, 真是難預料. 多比尼在生前一帆風順, 米勒則是在經濟困頓的情況下, 專注的在巴比松作畫.
數百年後的現在, 米勒的晚禱的知名程度, 已遠遠超過多比尼, 但不論如何, 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棒的畫家.

(我喜歡類似中國山水的西洋畫, 或者是溫暖色調的畫風, 偶爾也會欣賞冷調寫實的畫作 ... 我真是個複雜的人啊!)



這次畫展, 共有三幅與"拾穗"有關的畫作, 分別是: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 拾穗(Des glaneuses)



艾杜安(Edmond Hedouin) - 香柏杜安的拾穗者(Glaneuses à Chambaudoin)



布荷東(Jules Breton) - 拾穗者之歸(Le rappel des glaneuses)



事實上, 艾杜安的香柏杜安的拾穗者(Glaneuses à Chambaudoin)是我最喜歡的.
米勒的拾穗, 很忠實描繪了貧窮疾苦的拾穗者, 他們必須撿拾剩下的稻穗, 才能求溫飽.
布荷東的拾穗者之歸, 過度美化了所謂的"拾穗者", 或者說在他筆下的, 其實並非米勒筆下的那群貧窮的拾穗者, 而只是一群協助收割的農民. 因此他們展現出端莊與自信的神情, 與真正的農民是不同的(我也只能這樣猜想).
艾杜安的香柏杜安的拾穗者, 就真的是經典了, 微小的農婦身影, 看不清楚他們的臉部神情, 但身後變化莫測的天色, 似乎正宣告著暴風雨即將來到, 因此農婦們匆匆的搶收稻穗, 急忙在變天下雨前離開. 據說這幅畫作, 博得當時沙龍展觀眾及藝評家的一致好評, 立刻就被當時的帝國博物館蒐購.

你喜歡哪幅畫作呢?

下一篇, 我就要來聊聊我對"寫實風"的感想了 ... 待續

7/09/2008

黑社會也有氣質 - Taste the finest; Show the graces - 田園之美畫展 (IV)



不是所有的畫家都是窮畫家, 但所有的畫家都要能吃飽.

相較於米勒有9個孩子的沉重經濟壓力, 勒盧(Charles Le Roux)算是很幸運的畫家.



在勒盧的柯塞特的平原與沼澤,薩瓦爾河口 (Prairies et marais de Corsept, au mois d'août, à l'embouchure de la Loire)中, 我們看到湛藍的天空和一朵朵漂亮的白色的雲, 佔據了畫布的3/2那麼多.
湖面上有著清晰的雲朵的倒影, 湖畔有一戶人家正要坐船出遊, 湖畔樹下有人拿著釣竿垂釣著.
在這讓人汗流浹背的炎炎夏日裡, 看到這幅畫不但不會厭惡, 反而讓人感到無比舒暢, 啊! 真想放暑假, 和三五好友到郊外走走吧! 到湖邊吹著微風野餐吧!

為什麼我會說勒盧是幸運的畫家呢?
根據導覽書中的解說, 薩瓦爾河口那帶, 有一大片是他們家的地 ... 有一大片 ... 而且勒盧還住在靠近南特的蘇里耶城堡, 胡梭曾受邀去做客, 這傢伙真的是好野人.
每位畫家都很用心、仔細的在描繪森林的景色, 但若將胡梭、勒盧等人放在一起比較, 不太需要為生活汲汲營營的勒盧, 他的畫風的確是開朗明亮許多.

他有幾幅畫作是描寫較陰暗多變的森林景色, 那色調我就不太喜歡了, Paysage, soleil couchant :



前幾篇提到的柯洛, 也是家境富裕, 父母從商當他的後盾, 在鄉間還有別墅供柯洛作畫, 還資助他到義大利旅遊寫生, 還給他經濟支援27年... 這等父母真是有夠棒的.
或許是柯洛的父母發現孩子的確有藝術才能, 願意全力栽培. 而柯洛本身也的確是有繪畫天份, 再加上後天的努力, 能夠揚名於世界藝術史上, 也算是對父母的栽培, 做了最好的報答.


另一位"好命畫家"的代表, 就是米勒的好朋友 - 杭特(William Morris Hunt).
杭特他是美國人, 老爸是國會議員, 還是大地主, 還唸哈佛(貪玩被退學), 是真正的公子哥.
杭特很崇拜米勒, 也因此在畫風上, 也仿效著米勒, 但又比米勒多了一份優雅與沙龍派的氣息. 這幅農婦(Paysanne)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我覺得啦, 人物的部份, 杭特真的將農婦畫的很優雅, 完全沒有米勒畫中的農民辛勞的"寫實"感, 整體配色很諧調. 雖然說整幅畫作散發出優雅浪漫的氣息, 但杭特卻細心的將農婦身邊的稻穗, 刮出一根根的穗桿, 又畫出一片一片(這形容詞好像有點怪)的稻穗, 可以看出他的確有在認真學習作畫, 畫出自己的style.


其他的部份, 待續 ...

7/08/2008

黑社會也有氣質 - Taste the finest; Show the graces - 田園之美畫展 (III)


最適合負責擔任QA與QC的畫家, 非胡梭(Theodore Rousseau)莫屬.

第一次見到胡梭的畫, 認為這傢伙一定是個心思縝密又是個很耐煩的畫家, 說不定還有點神經質, 才能把自然界中如此複雜的光線與顏色一一描繪出來.
他的暴風雨的氛圍(Route dans la forêt de Fontainebleau, effet d'orage), 色調很複雜, 尤其是畫中植物頗多, 天空雲朵的顏色與變化又多樣, 這大概只有胡梭才能畫出來吧.
(上流嵐看到這幅畫的色調與複雜, 就猛搖頭)


現代的我們, 幸好有相機替我們捕捉大自然的瞬間奧秘, 但也說不定正因為相機的便利, 讓我們過度依賴, 反而讓我們逐漸喪失如此敏銳的神經與觀察能力.

胡梭其實是許多巴比松畫派畫家們的啟蒙老師.
我想, 可能是因為胡梭是那麼認真專注的感受大自然的四季變化, 傾盡全力用寫實的筆觸描繪大自然的奧妙變化, 這等態度影響了其他的後進畫家, 如狄亞茲(Narcisse Diaz de La Pena).
誠如書中所說, 胡梭以林中人自居, 將所有感官神經當作天線, 敏銳的接收來自森林所有訊息, 光線、陰影、透視, 用十分寫實、細碎的筆法描繪森林中的景色.

胡梭的畫風很寫實, 但色調較為陰暗又複雜, 總讓我覺得缺了些什麼, 導覽書寫出了答案, 在介紹杜培(Jules Dupré)時, 書中有一段話:"他的素描和胡梭幾乎無分軒輊, 油畫比胡梭還要溫暖".
是的, 胡梭的畫, 比較欠缺人文氣息, 他只是單純的想要把感受到的感觸, 誠實的描繪於畫布上, 不添加任何創意與浪漫.

這一幅是杜培畫的, 杜培喜歡的主題和胡梭很像, 但比較著重在植物本身, 加上光影變化, 勾勒出一幅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 La mare aux chênes :


你喜歡誰的畫風呢?


今天先寫到這裡, 待續 ...

7/07/2008

黑社會也有氣質 - Taste the finest; Show the graces - 田園之美畫展 (II)



這次的畫展, 展出的畫作有: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胡梭(Theodore Rousseau)、勒盧(Charles Le Roux)、杜培(Jules Dupre)、狄亞茲(Narcisse Diaz de La Pena)、德崗(Alexandre Gabriel Decamps)、特華雍(Constant Troyon)、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波納(Rosa Bonheur)、杭特(William Morris Hunt), 都是與米勒同期的巴比松畫派的畫家.

提到巴比松, 這小城鎮原來就在我的法國網友她家附近:
He has spent a few years in BARBIZON and BARBIZON is at 10 km from THOMERY, where we have a house. This small tawon is wonderfull est very colsed to the Fontainebleau forest.
她拍了巴比松內著名的雕像 - 米勒和胡梭
(original photo url: http://www.flickr.com/photos/47094805@N00/2491413173/ , which made by Francoise)
她和家人們曾拍了幾張關於楓丹白露森林與皇宮的照片, 也難怪為什麼這些畫家們會聚集於此專心繪畫, 因為...真的是太美啦!

(original photo url: http://www.flickr.com/photos/47094805@N00/1321337180/, which made by Francoise)

(original photo url: http://www.flickr.com/photos/nsaunier/713395716/, which made by Nicolas Saunier)

(original photo url: http://www.flickr.com/photos/nsaunier/713416120/, which made by Nicolas Saunier)

(original photo url: http://www.flickr.com/photos/nsaunier/713420064/, which made by Nicolas Saunier)


西元1995年, 故宮博物曾展出羅浮宮博物館珍藏名畫特展 - 16至19世紀西方繪畫中的風景畫 (Louvre), 那時我恰巧恭逢其盛, 前往觀賞.
當時展出的作品, 即包含柯洛與米勒的作品. 我最喜歡的是柯洛的摩特楓丹的回憶(靜泉之憶):

這幅畫讓我感到很舒服, 平靜的水面映著湖畔翠綠的樹木的倒影, 充滿文學與詩意的空靈之美.

這回再見柯洛, 依然是我最喜歡的風景畫, 有一種古典、浪漫的氣息.
展出的作品中, 我很喜歡柯洛的湖畔柳樹(Saules au bord de l'eau), 終於在Musee d'Orsay找到圖片:



說到四季, 米勒曾畫過"春天", 多比尼這位畫家也畫過"春天", 但兩者差異太大(對我來說).
這是多比尼的春天:


這是米勒的春天:


我個人比較偏愛多比尼的春天, 遼闊的翠綠田園, 呈現出春天來臨萬物欣欣向榮的景象.
至於米勒的春天 ... 該怎麼說呢, 我總覺得配色很怪, 陰暗的雲層下竟然出現彩虹? 而且各區塊顏色的亮度讓我有種說不出來的詭異, 可能是我見識淺薄, 不懂大自然的瞬間變化的奧妙吧!
上流嵐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好像是用相機拍的, 中間很亮, 四周很暗". 我以前那台小富士, 也的確常做出這種事.


今天先寫到這裡,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