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2006

不負責影評 -- 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把20位國際知名的導演湊在一起, 再把他們各自以巴黎18個區為主題執導拍攝的影片組合在一起, 原來是這麼危險、刺激.

乍看"巴黎我愛你"的片名, 以為是20位導演各自執導在巴黎發生的愛情故事 --> 這是完全錯誤的!
不如說, 是這20位導演在表達他們對巴黎的感受(或者說是創意).


Bruno Podalydes 的〈蒙馬特〉



拿這段當開場, 真是再適合不過.
一般人對法國的印象, 就是處處有邂逅, 人人都浪漫.
好不容易停好車卻一直坐在車裡的中年男子, 自言自語、自怨自艾的看著一對對情侶經過, 突然一名女子昏倒在他車旁.
他下車幫助她, 讓她在自己的車上休息, 然後開車送她離開(去找她的戒菸師).
雖然故事在此結束, 但我們都知道, 一段看似不浪漫的邂逅已經發生, 他們的未來充滿想像空間. (電影最末了, 男子與女人在河畔說說笑笑)


Gurinder Chadha 的〈賽納河沿岸〉

年輕男生總愛自以為風趣的亂開女生玩笑, 這邊就有兩個不良示範.
和他們一道的沉默男生, 與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女孩互有好感, 又是一個青春無敵的邂逅.

那個伊斯蘭女孩說了一些話, 對她來說, 包著頭巾讓她有認同感, 因此她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是阿! 為什麼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 甚過自己的認同感呢?

男生跑去清真寺, 恰巧遇見女孩, 年輕純真的愛情就此展開


葛斯范桑 的〈瑪黑區〉



一開場, 年輕男子不吭聲, 優雅的在店裡東摸摸西摸摸.
年輕的法國男子和貴婦進門找師傅, 貴婦東問西問的.
神秘的年輕男子緩緩的抽著菸, 年輕的法國男子開始說話: "... 我覺得你很神秘 ... 你相信靈魂伴侶嗎? ... 不知道為什麼, 我就是很想對你說話 ... 這是我的電話號碼, 我希望你可以打給我..."

貴婦和年輕的法國男子離開後, 師傅用英文問神秘的年輕男子: "你們剛剛在聊什麼?"
神秘的年輕男子用英文回答: "他對我說了一堆, 但是我的法文不好... 他給了我這個電話..." (看到這段, 觀眾們都笑了. 這段很有趣, 原來"神秘"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懂法文, 所以當然少說話.)
師傅說: "你打過去, 不就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了"
神秘的年輕男子奔跑出去 ...

影評人說這段是男男版的"愛情不用翻譯".


柯恩兄弟 的〈杜樂麗花園〉



我ㄧ看到史蒂夫布希茲的臉, 就覺得這段沒那麼單純.
怎麼說呢, 史蒂夫布希茲 這傢伙, 每次都演怪怪的角色, 我一看到他就想笑 ... ^_^

果不出其然, 這傢伙飾演一個到花都巴黎旅行的美國佬.
他看著旅遊指南, 卻犯了書上寫的大忌 -- 與人四目交會是很危險的.
不是都說在法國與人四目交會最容易有豔遇? 怎麼會說很危險呢? 馬上驗證...
他與一對情侶中的女朋友四目交會, 男朋友馬上用法文拼命挑釁、拼命罵, 女朋友偏偏跑去和他熱吻, 搞到男朋友跑來揍人 ... 最後, 男女朋友手牽手離開, 留下 史蒂夫布希茲 一臉茫然.

明明是到浪漫的巴黎, 偏偏他碰到的都是鳥事, 連小孩子都用彈弓向他丟東西.

從另一個角度看巴黎, Kuso~~~


Walter Salles與Daniela Thomas 的〈16區〉

少婦起個大早, 把孩子送到育嬰中心.
孩子哭了, 她微笑的輕輕唱著我不熟悉的音樂, 孩子不哭了, 她悄然轉身離去.

轉了好幾班車, 走了好多路, 原來少婦是在高雅的住宅區幫傭.
女主人說會晚下班, 她只能說好.
當女主人離去後, 有嬰兒的哭聲, 原來少婦要幫女主人帶小孩.
少婦依然唱著那首我不熟悉的音樂, 但臉上沒有任何笑容, 眼光似乎望著自己孩子所在的那個方向.

這是現實的無奈 ... 很多父母拼命賺錢, 為的是養育兒女, 諷刺的是, 自己的孩子是由別人帶大的.

原聲帶裡, 輕柔的清唱, 讓這首小曲格外引人注意.


杜可風 的〈13區〉



哎呀不得了, 這可真糟糕, 看過的人通通在罵啊~~~

王小妹妹陳大律師拿出專業影評人的精神, 對這段真是罵不絕口.
連聞天祥都看不下去, 直言"不過最讓我意外、同時也讓我最不滿意的一段,竟是杜可風的作品。"

以我個人來說, 我不清楚杜可風想要表達什麼, 是巴黎? 愛情? 中國文化? 法國人和中國人文化差異?
連王菲的"天空"都出來了 ... 在一部法國電影裡, 聽到傳唱已久的旋律, 是多麼有趣又詭異又感動的感受阿!
在電影院裡, 我久久無法平復.


Isabelle Coixet 的〈巴士底區〉



如果你很厭惡你的另一半, 而且你還在外面搞外遇, 會因為另一半得了不治之症而繼續這段婚姻嗎?

中年男子對目前的婚姻生活感到相當厭煩, 連太太的表情、做的菜、穿的紅外套...樣樣都不想再忍受.
但面對太太的癌症診斷書, 他很有責任的負擔起照顧太太的責任, 讓太太安祥的過世.
他沒想到的是, 這段過程好像談戀愛似的, 重新喚起自己對太太的那份愛.
當他看到穿著紅外套的女人, 思緒仍會被牽動.

這是痴情的一種表現嗎? 我不知道, 但如果非得用殘餘的生命才能喚起另一個人對自己的愛, 有點悲哀吧!



諏訪敦彥 的〈勝利廣場〉



和"藍色情挑"相比, 茱麗葉畢諾許 真的老了.
人雖老了, 但演技依舊亮眼.

失去孩子的母親, 過度悲傷, 總覺得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
女兒與丈夫的安慰, 都無法撫平這位母親的傷痛.
直到神奇的使者, 騎著馬帶她於夢幻中再次與孩子相見, 多麼不願分離, 總是要放手.


Sylvain Chomet 的〈艾菲爾鐵塔〉



Wow... 這可是陳大律師的最愛呢!
這位導演, 就是以【佳麗村三姊妹】聞名世界.

一位背著大書包的小男孩自我介紹, 說他父母是在監獄中認識的.
接著, 孤獨男丑演著看似典型的法國默劇,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表達熱情與幽默, 可惜沒人理解他.

有一天, 他被抓進監獄, 碰到了一位孤獨女丑, 剎那間, 天雷勾動地火 ...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都有自己表達熱情與幽默的方式, 雖然說有時孤芳自賞, 但世界這麼大, 總會有知己.


Alfonso Cuaron 的〈蒙梭公園〉



導演"一鏡到底"的讓老男人(尼克諾特)與少女輪流使用法語、英語交談, 神秘與曖昧的對話, 讓所有觀眾以為他們要偷情, 結果老男人是要去替女兒(少女)帶小孩, 充當孫子的臨時保母, 很逗趣也很自然的演出.

豔遇, 似乎是外國人對到法國旅遊的幻想與印象, 尤其是對女生而言.
偷情, 也是外國人(包含法國人自己?)對法國男女關係的印象.

導演是不是在幽法國人一默呢? 太浪漫反而會讓人對你印象不太好喔, 呵呵!


奧立維耶‧阿薩雅斯 的〈紅孩廣場〉

不懂不懂...為什麼我看不懂阿薩雅斯導的這段.
美國女演員和販毒男子四有若無的情愫, 女演員究竟喜歡的是男子還是嗑藥? 應該是後者吧...

不太懂小斯在想啥ㄌㄟ


Oliver Schmitz 的〈節日廣場〉



如果一段邂逅會造成生命的隕落, 會不會太誇張? 太悲傷?

男子中彈倒在路邊等著救援, 他對著女救護員唱著歌. 女救護員對這旋律想起了什麼呢?
男子在停車場工作的時候, 邂逅了女救護員, 他喜歡對她唱著歌, 後來因為工作不專心被解雇.
男子帶著吉他在街上閒晃, 認錯人, 結果被爭風吃醋的混混誤殺.

最後, 救護車趕到, 男子被抬走, 到底有沒有獲救?
女救護員顫抖著拿著兩組咖啡杯盤, 好似空留遺恨的收尾.
男子是否獲救? 他們兩人是否有未來? ... 似乎可以發展成另一部電影呢!


Richard LaGravanese 的〈紅磨坊附近〉

又是一段我看不太懂的...

中年男女在紅燈區的PUB輕微的爭吵, 好像是夫妻為婚姻瓶頸爭吵, 又像是外遇男女的爭吵, 這些導演真愛搞曖昧.
這段末了, 樂團的演唱, 讓我ㄧ度以為他們是夫妻, 男方請來樂團想要與太太合好.
可是...收尾的海報, 中年男女的臉孔如此醒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ㄌㄟ?


Vincenzo Natali 的〈瑪德蓮區〉



惡搞惡搞! 但惡搞的很精采!

魔戒佛羅多這次是到法國巴黎度假, 半夜不睡覺的背著背包, 好像要去末日火山般的爬著長長的階梯.
忽然, 目睹女吸血鬼的行徑, 躲起來卻還是被找到(好像要躲避強獸人卻還是被抓到).
女吸血鬼對他有興趣, 不吸他的血, 與他對望, 然後在詭異的音樂中飛離.
佛羅多居然打碎酒瓶割腕等吸血鬼吸血, 女吸血鬼用縮小到極限的瞳孔望著他, 還是飛離.
這時候的佛羅多像個白痴一樣(我覺得很爆笑), 因為血流不止, 慌亂中居然跌下長長的階梯, 後腦著地, 紅色血液擴散開來.
女吸血鬼急忙"飄來"搭救, 將血滴入佛羅多的嘴中, 救了他, 也讓他變成吸血鬼.
女吸血鬼想親吻佛羅多, 佛羅多卻咬她、吸她的血. 她先驚後喜, 彼此互咬互吸, 超詭異.
原來吸血鬼的親吻就是互咬, 我懂了!

整段採灰階色調, 唯一鮮豔的顏色就是"紅色鮮血", 詭侷的氣氛, 加上伊萊亞伍德魔戒中精湛的演出, 很難不聯想到魔戒.


Wes Craven 的〈Pere-Lachaise〉



大多數的女人都喜歡文學與浪漫, 在她們之中絕大多數喜歡幽默的男人.

一對來自美國的情侶, 快要結婚了. 女方帶著男方尋找王爾德的墓,男方從頭到尾嫌東嫌西一點都不風趣.
兩人拌嘴吵啊吵, 女方終於忍無可忍, 畢竟誰想要和一個無法惹自己笑的男人共度一生, 她親吻王爾德的墓碑後就跑掉了, 說婚也不結了.
男方一時情急, 跌倒撞到王爾德的墓碑.

王爾德出現了!!!
王爾德要男方快追上去, 不然他就是個大笨蛋.

男方急忙追上, 彷彿是鬼上身般的脫口而出王爾德的著名佳句, 而且還是女方最愛的那幾句.
女方驚喜萬分, 兩人破鏡重圓.

大家有空要多唸點詩詞 ... 談戀愛的時候用得到! 無聊的時候也用得到...

PS. 魯佛西維爾難得演好人(起碼不是演壞人)


Tom Tykwer 的〈聖德尼〉



這段可是由大名鼎鼎的"蘿拉快跑"的德國導演執導.

盲眼少年接到女友的分手電話, 開始回憶起兩人相識相戀的經過.
導演運用擅長的「快動作」與「逆轉」手法, 快速又些許重複的交代故事情節.
導演真的很有創意, 把這段發揮的淋漓盡致.
最後盲眼少年再度接到女友的電話, 原來女友是在練習台詞, 而盲眼少年雖然看不見, 卻在回憶的過程中, 用自己的方式"看著"女友.

PS. 陳官人極力推薦"蘿拉快跑", 我這幾天在錄影帶店尋尋覓覓.
PS. 娜塔莉波曼和飾演盲眼少年的男演員, 可真是青春無敵, 年輕有朝氣.


傑哈德巴狄厄與Frederic Auburtin共同導演 的〈拉丁區〉



大概是我人生旅程走的還不夠久, 不太了解這對分居多年的夫妻, 幹麻現在才要辦離婚(拖太久了吧! 或者反正都拖那麼久了, 沒辦也也沒差).
從他們交談中, 存留著似乎難分難捨的感情, 是愛情嗎? 或者說已變成友情了, 畢竟結婚那麼多年, 都很清楚對方個性了.

這段的女演員是珍娜羅蘭, 就是毒鑰裡的那位老太太.


Alexander Payne的〈14區〉

終於, 到了最末段. 王小妹妹形容這段像是法國觀光局贊助拍攝的宣導短片.

一名美國中年女郵差, 用生澀的法文描述自己在巴黎旅遊的感想, 雖然她抵達巴黎的前幾天飽受時差之苦(佔掉她總行程的4/5時間 ... 我們突然在影廳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她描述著造訪的地方, 想著自己的人生與過往的情傷, 每個場景皆是她造訪的巴黎街景.
導演(《心的方向》《尋找新方向》美國溫情派金球獎金獎導演)用簡單直接的方式, 說明了一位外國人對巴黎的愛(同時, 希望巴黎也愛她).

有時候, 我們對一座城市的喜好, 是沒有什麼邏輯與理由的.
人類就是這樣.


散場

最後, 在螢幕上打上18個小框框, 每個框裡面都是那18段故事的影像, 搭配上充滿淡淡哀傷的"La Meme Histoire", 所有觀眾都留下來聽完這首歌才離開.
說到歌曲, 就得提到原聲帶.

每段故事都是獨立的, 每段搭配的音樂當然不會連貫, 我覺得很凌亂.
重聽多次, 搭配腦海中的記憶, 有種重複看了電影好幾遍的感覺, 尤其是"La Meme Histoire", 真的令人愛不釋"耳", 聽到長繭都沒關係.

這部電影的翻譯也很不錯, 聽不懂法文沒關係, 怕中文翻譯爛也沒關係, 你可以選擇看英文字幕.

推薦大家看看這部戲, 感受一下各位導演們的創意與拍攝手法, 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1 意見:

陳小芙 提到...

光看到片名就會想看看呢!
好像很多人去看這部片.
偏偏人家錯過了 !_!...

有空再回來看下集